(原标题:霜降节气如何养生? 四类秋冬高发病应对有妙招)
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,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,表明霜降时刻到来。此时天气渐冷,初霜出现,意味着秋天即将结束,迎来冬天。寒冷的天气使让人们抵抗力渐衰,容易滋生各类疾病。民间常说,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。那么霜降节气该如何养生呢?一起来了解了解。
饮食宜平补
霜降之时,在五行中属土。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,在四季五补的相互关系上,此时的进补应以“平补”为原则,选择具有滋阴润燥、益气固表作用的食材。一方面,增强免疫力,提高机体对抗寒冷气候变化的能力;另一方面,顺应秋季补肺的时令要求,缓解由于肺燥引发的各种疾病。
起居养阴气
中医有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说法。霜降是秋冬交替时节,更应注意保养体内阴气。当气候变冷时,正是人体阳气收敛、阴精潜藏于内之时,凡起居、情志、运动,皆应顺应“秋收”的原则。
1、起居上
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要睡眠充足,早睡早起。早睡可养精蓄锐,保证体内阴气内藏。早起能防止体内阳气外泄。同时,这个时节建议大家节制房事,蓄养阴精。
2、情志上
应收敛神气,做到内心宁静、心情舒畅,切忌悲忧伤感。尤其中老年人,不宜动怒,以免火气内郁,耗伤阴津,出现肝阳上亢,从而诱发高血压、中风等疾病。
3、运动上
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,如打太极拳、散步、慢跑、登山等。此外,养花种草、节假日结伴郊游等活动,也能让人精神愉悦。
4、着装上
霜降后气温多变,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的情况。因而,应多备几件秋装,如夹衣、春秋衫、绒衣、薄毛衣等,做到酌情增减,女性要注意脚部保暖,穿能遮盖脚面的鞋或靴子。
应对秋冬高发病有妙招
1、风寒感冒多吃姜
秋冬季感冒多为风寒感冒,人们可以适当多吃姜。生姜可熬汤,也可炒菜。熬姜汤时去皮,辛温解表效果好,而炒菜最好不去皮,利于保持生姜药性。还可以自制葱白大米粥,葱白有助发散风寒,大米具有清肺护肺的功效。
2、胃病宜温养
秋冬季节是胃病的多发时节。避免胃病“如约而至”最好的办法就是温胃散寒。在户外一定要注重胃部的保暖,平时多吃能够暖胃的食物,如地瓜、花生、南瓜等。除食疗温胃外,按摩中脘穴也可起到缓解胃部不适的功效。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,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。指压时仰卧,一边缓缓吐气一边用指头用力下压,6秒钟后将手离开,重复10次。
3、哮喘需御寒
哮喘的发病与风寒有关,所以要想防治哮喘,首先应当注意防寒保暖。哮喘患者防寒保暖的重点部位在背部,因为肩背部有一风门穴。这个穴位的位置,刚好对应人们的两扇肺叶,所以对肺的影响非常大,哮喘患者平日可适当按摩这个穴位,每次不超过10分钟。还要避免感冒诱发哮喘。同时,少吃寒凉的食物。
4、心血管病按时用药
气温降低引起的冷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,毛细血管收缩,从而血压增高,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。要想预防疾病的发生,要适度增减衣物,不要盲目追求“秋冻”;适量运动对身体有益,但不宜剧烈运动;饮食需清淡,作息时间规律;三高患者每日监测血压,按时定量吃药;心血管病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。
大家需注意,霜降养生不能盲目进补,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日常生活中宜早睡早起,另外要注意保暖防秋燥,可以多喝淡盐水或蜂蜜水。(华龙网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