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人都知道身体感冒的多种症状,但了解“心灵感冒”症状的人却少之又少。精神障碍也叫做精神疾病,一直是人们谈之色变、讳莫如深的一个话题。可惜的是,在人们希望精神障碍“有多远滚多远”的时候,它却早就偷偷藏在了我们身边。
中国有一亿心病患者
一项调查显示,中国有95%、人数在1亿以上的精神障碍患者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性的帮助!
研究人员从2001年至2005年,对青海、甘肃、山东、浙江4个省份的6.3万人进行随机调查,有17.5%的成年人患有过持续至少一个月的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,其中只有5%的人求助过精神科医生。
山西省太原精神病医院副院长叶锋华说,非重型精神障碍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焦虑症、强迫症、抑郁症、恐惧症、多动症等,是人们容易患上,更容易被忽视或被误诊的病症,由于精神障碍属大脑神经递质失调引发,也会同时引发一些躯体症状,所以有2/3的非重型精神障碍患者去了综合医院的内科、骨科等科室看病,却想不到去找精神科大夫。
“不治之症”竟然是抑郁症
近日,某国内网站上,一名网名为“看天的小猫”的23岁女孩,在网上“晒”出她生活中15种必备药,一个“人人都有城市病”的话题引起12万网友共鸣。令人惊讶的是,女孩的药箱中除板蓝根等常用药,还有不少治疗抑郁、失眠的精神类药物。在长达11页的跟帖留言中,抑郁成为网友中普遍存在的“都市病”。
比起“看天的小猫”来说,另一位马女士的就医经历要曲折得多。在企业做经理助理的马女士近半年来由于公司拓展业务,工作繁多且压力较大,起初觉得身体容易疲劳,白天头昏、胸闷,后来出现心悸、腹痛、健忘且反应迟缓,凌晨四五点钟醒来,再难入睡。她跑了好几家综合医院,做了全身检查,花费高达数万元,检查结果却显示一切正常。难道自己得了神秘的“不治之症”?所幸,一次偶然机会,遇到一位有相似症状的朋友,在其建议下第一次迈进精神科,才发现自己得的是隐匿性抑郁,一种以躯体不适为主,抑郁情绪并不明显的抑郁症。
“成人多动症”这个新名词近来也被心理学家频频关注。主要指多动症儿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,症状持续到成年的患者,除狂热干劲以外,像“想起一出是一出”,注意力不集中、闪婚、冲动消费、频频跳槽、超速驾车,都可能是这一精神障碍的表现。这类人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,就可以不眠不休。
全球无法摆脱心病困扰
不止中国,全球范围内,心病都在大肆蔓延。加拿大的马尔修投资房地产出现问题,朋友们发现往日性格友善的他变得很暴躁,周末聚会时总在一旁喝闷酒。他告诉家人有人在窥伺和跟踪他,东西也经常不翼而飞。接着发现自己身上长了很多红疙瘩,同时身体还出现很多异常症状,详细检查后,家庭医生怀疑他得了精神抑郁症。
德国健康保险公司调查结果显示,由于社会压力原因,德国患心理疾病人数创历史纪录,比10年前增加近八成。
俄罗斯每年每百万人中有349人自杀。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面对压力,无法从困惑中走出,出现酗酒、吸毒、报复社会等严重心理问题。
目前在日本,除被医生诊断为精神疾患的人外,诸如不爱出门、无力、情绪低落、狂躁、疑心等人群不计其数。
心灵强健做到“七好”
那么,有没有自我诊断的捷径呢?“有,就是睡眠。”叶锋华告诉记者。
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现是睡眠质量下降,早醒是最突出的一点。需要注意的是,睡眠时间长短不能作为衡量标杆。
有心人可以借助患者一些外在表现,对身边亲友进行初步观察。比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就有一些“蛛丝马迹”——
抑郁症的表现之一是,整个人像一个没上紧弦的音乐盒,表现为长时间反应迟钝,有气无力、失眠悲观等;焦虑症典型症状是手抖、坐立不安、搓手顿足、踱来走去、经常走神,高频率眨眼、敲打手指、转笔等小动作增多。心理学家表示,如果一个人莫名其妙地感到烦躁不安,或是纠缠于痛苦情绪无法自拔,不想见人,喜欢独处疑心配偶有外遇等,都说明已经有心理疾患。
现介绍一种疏解压力、增强心病抵抗能力的“七好法”给读者:睡好,吃好,运动好,玩好,爱好,工作好,心态好。具体办法是,把“七好日记”贴在墙上或随身携带,每天在做到的事项后面打钩,争取每一项都做到。
《人人健康》2009年第19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