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通知公告 >> 正文

学校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

编辑:陶琴 发表时间:2021-04-25 来源: [浏览次数]:

流行性感冒

流感病人为传染源,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,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。病初 2-3 天传染性最强,传染期一周。患病时出现发热、头痛、肌痛、乏力、鼻炎、咽痛和咳嗽症状,还可出现肠胃不适。

高发季节:冬春季节

易感染学生学段:各学段均易感

学校防控要点:落实学生晨检、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,如出现发热、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应及早离岗离校居家休息。做好健康教育宣传。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可及早接种流感疫苗。

手足口病

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,主要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,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。主要症状表现为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、疱疹,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、脑炎、脑脊髓炎、肺水肿、循环障碍等。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,尤以 3 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。

高发时间:4-7 月份

易感染学生学段:托幼机构

托幼机构防控要点:落实学生晨检、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;落实环境(含公共场室、校车等)及物品清洁消毒工作。一旦出现病例,应及早严格隔离。聚集性疫情要及早发现和报告, 并按要求规范实施停课、物品消毒等防控措施。

麻 疹
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,可经飞沫或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,其传染性很强。人群普遍易感,出疹前 4 天到出疹后 4 天均有传染性。典型的麻疹首先表现为发热,体温达 39~40℃,可伴有流涕、喷嚏、咳嗽、流泪、畏光、眼结膜炎等症状。约 90%以上患者口腔可出现麻疹黏膜斑(科氏斑),即位于双侧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, 为直径约 0.5~1.0mm 的灰白色小点,周围有红晕,于发疹后的第二天逐渐消失,可留有暗红色小点,是麻疹早期具有的特征性体征。

高发时间:冬春季节

易感染学生学段:小学及以上学段

学校防控要点:落实学生晨检、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、消毒制度。加强健康宣教。一旦出现病例,应及早严格隔离。

流行性腮腺炎

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、全身感染性疾病。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 6-7 日至肿胀后 9 日期间具有传染性。患病初期可有发热、头痛、无力、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,发病 1-2 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,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,通常可见一侧或 双侧腮腺肿大。

高发时间:冬春季节

易感染学生学段:小学和中学

学校防控要点:做好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工作,督促含腮腺炎成份疫苗的查验和补种。落实学生晨检、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 登记制度,及时发现和严格隔离病人。

诺如病毒感染

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,可通过食物、水和接触传播,具有高度感染性,人群普遍易感。诺如病毒是近年来引起学校感染性胃肠炎群体暴发的主要原因。暴发传染途径主要是食源性传播、水源性传播以及人-人接 触传播。主要症状为恶心、呕吐、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。病程 较短,一般为 2~3 天,病情多呈自限,不需用抗菌素, 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,预后良好。

高发时间:每年 11 月至次年 3、4 月份易感易感染学生学段:各学段均易感

学校防控要点:落实学生晨检、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;加强食品、饮用水、环境卫生以及厨工等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。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报告,同时做好患者隔离工作,科学规范处理患者呕吐物,加强环境和物品清洁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。

肺结核

结核病是由结核菌入侵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, 其中以肺部最为多见。患者通过咳嗽、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将飞沫中带有的结核菌传播给健康人群。主要症状有咳嗽、咳痰、疲乏、食欲减退、体温一般 38 度左右,午后逐渐升高,经常夜间睡眠时出汗。严重时有胸痛、咯血。只要坚持正规治疗,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。

高发时间:冬春季节

易感染学生学段:各学段均易感

学校防控要点:学校要进行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,体检中必须包含结核病检查,强化对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健康 教育;加强日常晨检、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、结核病患 者休复学/休复课管理等工作;努力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。学生如果发现校内同学患有结核病,应向班主任/校医务室报告,并配合学校接受筛查和调查;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后,要及时告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进行疫情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