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通知公告 >> 正文

夏季传染病防控

编辑:段萍 发表时间:2023-06-21 来源: [浏览次数]:


    随着夏季来临,气温和湿度升高,部分传染病如手足口病、感染性腹泻、猩红热、登革热等传染病进入高发、易发季节。

 

 

 

手足口病

 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,每年4-6月是我国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。

 

 

传播途径: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、粘膜疱疹液而感染。
  主要症状:先出现发烧症状,手心、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(疹子周围可发红)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少数患者病情较重,可并发脑炎、脑膜炎、心肌炎、肺炎等。
  易感人群: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,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。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,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。 
  预防措施:勤洗手、勤通风,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。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 

感染性腹泻病

  感染性腹泻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,包括霍乱、伤寒副伤 寒、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。

 

 

 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,有些伴有发热、头痛、肢体疼痛、全身中毒症状,若治疗不及时,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,甚至导致死亡。
  夏季,由于气温高、湿度大,特别利于病菌的繁殖,食物易受污染,再加上夏季人体消耗大,免疫力也相对较弱,因此,夏季是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因此,把好病从口入关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,做到“吃熟食、喝开水、勤洗手”。

 

猩红热

  猩红热为A组β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、咽峡炎、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。

 

 

  传染源: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。
  传播途径: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。
  易感人群:普遍易感,但发病多见于小儿,尤以5~15岁居多。
  预防措施: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:
  1.及时就医:在高发季节、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,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,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,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。
  2.治疗和隔离患者: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,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,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;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带口罩。
  3.通风和消毒: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,每天不少于 3次,每次15分钟。患儿使用的食具、玩具或其他用品应经常彻底清洗消毒。
  4.个人卫生习惯:饭前便后、外出后要洗手,勤洗澡;打喷嚏、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,并应及时洗手,避免脏手接触口、眼、鼻;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;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,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或出疹的儿童接触。

 

登革热

 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,经伊蚊(俗称“花斑蚊”)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、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。病毒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染给人类,人与人之间不会发生传染。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,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,少数还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。

 

 

  预防措施: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是防蚊灭蚊。
  1.消除或破坏蚊虫滋生地。及时清理室内外的小型积水容器,家养水生植物应隔3-5天换水洗瓶,水培植物最好改为土培。
  2.少与蚊子接触的机会。前往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时,应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,在外露皮肤喷、涂蚊虫驱避剂,住宿处要有纱门纱窗,尽量避免前往蚊子密度较高的场所。